含氨基酸的茶叶是什么茶(氨基酸含糖吗)
茶,起源于中原地区而后发展向全国各地,中国人自古喜欢喝茶,也逐步发展起了非常有东方特色的茶文化,建立起来自己的一套茶文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喝各种各样的茶叶,茶叶本身也有许多门类,但是有一种说法叫“茶叶中的氨基酸成分越高越好”,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1.氨基酸是什么?有什么用?
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听过“氨基酸”这个东西,小到婴儿奶粉,大到老年人服用的补品,甚至是学生时代补脑用的营养品,它们的产品背面成分列表中都有氨基酸这一项,我们大概也知道了氨基酸是个好东西。对氨基酸的科学解释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简单解释下就是“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而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以此可见氨基酸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了。普通氨基酸对于我们人体有一些保健的作用,如镇静安神,提高记忆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抗衰老,保护肠道功能的作用。
2.茶叶中的氨基酸又有什么用?
几乎所有的茶叶中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它不仅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帮助,而且十分影响泡出来的茶的口感和香气。我们在喝茶时,有些喝起来感觉鲜甜爽,而有些则喝出一些苦涩,这与茶叶中的氨基酸的含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茶叶中氨基酸含量高,同时茶多酚含量也很恰当时,那么这款茶的口感就会比较醇爽,有独特的滋味和香气,反之这款茶则会苦涩略酸。所以“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越高越好”这一说法就来源于此,除此之外甚至还有一种说法叫“茶氨酸就是茶叶中的味精”。
为什么有些茶喝起来鲜、甜、爽,而有些又没有;为什么有的人说茶叶有海苔味,而有的人说茶汤像浓鸡汤;为什么有些茶看起来浑身都雪白雪白,而有些茶冲泡开来茶汤上面却始终漂着一层东西…这些都是怎么回事呢?可以肯定的是,这都跟茶叶氨基酸有关系。这篇文章尝试帮助大家简单了解茶叶的氨基酸。
1、氨基酸是个什么东西?
我们都或多或少知道“氨基酸”这个东西,自孩提开始,爸妈给买的补品上,很多都赫赫写着“氨基酸”。曾记得,读书常喝的罐装奶粉,背面的成分列表中,也有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于是我们都大致有些记忆——氨基酸是个对人体有益的好东西。今天,我们追求纯天然的好东西,那么我们又从哪里找这种纯天然的氨基酸呢?吃的有紫菜、肉类、豆类、菇类等等,而喝的,其实茶叶就是个实实在在的不错的选择。
茶叶中含有约1%~4%的氨基酸(详细组成见下图),已发现的有26种,包含20种蛋白质氨基酸和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中,最主要的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尤其是茶氨酸,几乎为茶叶所特有,占茶叶干物质的1%~2%,约占所有氨基酸含量的50%。于是我们讨论茶叶的氨基酸,最主要研究的就是茶氨酸。
在茶叶当中,氨基酸是氮素循环的一类非常重要的代谢产物,也就是氮素营养被根部吸收,然后转运到茶树的芽叶等各部位,从而使茶树慢慢长高长大,积累越来越多天然的氨基酸,被人发现从而加以利用。茶叶氨基酸不仅代表着茶树营养的供给与转化,也与茶叶的品质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其重要的程度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2、与茶叶品质有什么关系?
回答一开始提出的问题,茶叶氨基酸的味道大多都具有鲜、爽、甜的特点,部分氨基酸还略带微酸。如果茶叶当中氨基酸含量较高,那么口感就会表现出鲜、爽、甜,如果具有刺激味的茶多酚的含量也比较恰当,那么这个茶的口感就表现出醇爽的特点。
实质上氨基酸是组成茶叶滋味最重要的三大类物质之一(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汤口感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三类物质的含量与比例关系。
部分氨基酸还表现出一定的良好香气,如腥甜、海苔味、鲜甜、紫菜气味等等,这些感觉在日式蒸青茶或者一些名优细嫩绿茶当中常被发现,这是由于这些茶当中,普遍氨基酸含量都较高。此外,有些氨基酸还能与其它物质相结合,在制茶过程中参与良好香气的形成。
因此,茶叶氨基酸这类物质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可以简单的总结为滋味的三国之一与香气的良莠。
3、哪些茶叶含氨基酸多?
好啦,我们知道茶叶氨基酸好,那么在选购茶叶时,哪种茶叶氨基酸含量会比较高呢?这里先说一个最简单的窍门:茶叶带毫毛越多,氨基酸含量往往越高。
有时我们在冲泡茶叶时,汤面上漂浮着一层白白的细毛,很多朋友以为这茶汤不干净,以为是灰尘,但其实不然,这是茶叶自身生长的毫毛,越嫩的部位含茶毫越多,而茶毫的主要组成物质就有氨基酸。因此,无论白毫也好,金毫也好,大家品茶时最好瞅个仔细,认真辨别清楚是真浑浊还是“假浑浊”。
4、有什么分布规律?
除了简单的窍门,茶叶氨基酸在不同的茶树品种、种植环境、栽培措施和加工工艺下,会表现出更多的分布规律,这是由茶叶氨基酸这类物质的合成原理以及生化物理特性所决定的。我们了解这些,对把握茶叶的品质会有更清晰的概念。
(1)对不同的茶树品种:小叶种含氨基酸比大叶种多,而小叶种的细嫩部位含量又比粗老部位多。因此,我们似乎都在追寻嫩的茶,总感觉越嫩的茶叶,品质越好,这其实也不无道理。
(2)对不同的种植环境:北方的茶生长维度高,气温相对低,光照相对弱,所含氨基酸多,而南方的茶生长维度低,气温相对高,光照相对弱,所含氨基酸相对也低。在同一纬度,高海拔的高山茶比低海拔的低山茶氨基酸含量高,人们常说的“高山云雾出好茶”跟这个就很有关系。
(3)采用遮阴种植方法的茶树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如日本煎茶。有些茶园种植遮阴树就是为了遮挡部分太阳光,从而使茶叶生成更多的氨基酸。
(4)在不同的制茶工艺所制成的六大茶类当中,不发酵的名优绿茶和后发酵控制良好的黑茶所含的氨基酸较多。前者工艺可最大限度保留鲜叶原有氨基酸,后者工艺可在后发酵过程合成大量氨基酸(主要通过微生物作用)。
5、有什么功效?
在人的生理过程中,氨基酸是合成多肽及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通常两个氨基酸脱去一个分子水就变成二肽,n个氨基酸脱去n-1个分子水后就会变成多肽或者大分子蛋白质。茶叶的氨基酸提供了人体生理代谢所必需的氨基酸,从而促使人体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
相关实验证明,茶叶氨基酸有助于大脑进入状态,对人的思维、记忆、学习等脑力活动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茶叶氨基酸还可以抑制由咖啡碱引起的人体兴奋,使人镇静,促使注意力集中。早上工作,品饮一杯清清细嫩的名优绿茶,实在是非常不错。
茶叶中的氨基酸主要是游离氨基酸。
茶氨酸是谷氨酸γ-乙基酰胺,有甜味。茶氨酸含量因茶的品种、部位而变动。茶氨酸在干茶中占重量的1%-2%。茶氨酸在化学构造上与脑内活性物质谷酰胺、谷氨酸相似,是茶叶中生津润甜的主要成份。茶氨酸含量约为新茶的1~2%左右,其含量随发酵过程减少。
喝茶的“正确方法”
1、工具不要用金属制品
沏茶时要用陶瓷制品或者玻璃杯,不要用金属制品。陶瓷杯或者玻璃杯比金属杯受热均匀,茶叶的香味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如果使用金属杯,泡出的茶汤也会有一股金属的味道,影响口感。
2、冲泡茶不要直接使用沸水
沸水直接冲泡会让茶叶苦涩更加浓重,而且也会使茶叶中的有机营养物流失。应该先把水烧开,然后再倒进凉水杯内,冲泡绿茶,待水温降至80℃--85℃时最为合适,冲泡红茶水温在90℃--95℃最为合适。
3、沏茶不乱加辅料
有很多人喜欢在冲泡茶叶的时候,在里面加糖,这样不仅品不出茶味,还会破坏茶叶的营养结构。最好的就是里面什么也不用加,保留它的原汁原味。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